颜路医学»社区 临床交流 私密整形 查看内容

0 评论

1 收藏

分享

全面认识骶骨(图文)

全面认识骶骨(图文)


骶骨(Sacrum)呈倒三角形,由5块骶椎融合而成,各自的椎上、下切迹形成了4对骶前孔和4对骶后孔。骶骨构成盆腔的后上壁,其下端为骶骨尖,与尾骨相关节,上端宽阔的底与第5腰椎联合形成腰骶角。


骶骨的位置

骶骨分为骶骨底、骶骨尖、盆面、后面和两侧六面。



骶骨底

骶骨上表面为骶骨底(Base of sacrum),骶骨底上面的卵圆形骨面即第1骶椎体的上面,与第5腰椎椎体的下面形成腰骶关节。其中:

前缘突出的部分,称为骶骨岬(Sacral promontory);

两侧平滑,为骶骨翼(Ala of sacrum),也称为骶骨侧块。

骶骨后面的骶骨底部有一缺损,名腰骶间隙,蛛网膜下腔麻醉可由此间隙进入。

骶骨盆面

骶骨盆面正中线的两侧有两排小孔,称为骶前孔(Anterior sacral foramina),每侧各为4个,由骶管出来的骶神经前支由此穿出;

5节骶椎相互融合后在骶骨盆面形成横形骨嵴,又称横线(Transverse line),其深面即为残存的椎间盘。

骶骨后面

骶骨的后面粗糙不平,表面可见5条纵行的骨嵴(Crest),其中:

正中隆起的为骶正中嵴(Median sacral crest),由第1~4骶椎的棘突(Spinous process)连成;

在骶正中嵴的两侧,各有一条断续的骶中间嵴(Intermediate sacral crest),由各骶椎的关节突(Articular process)连成;

在每侧骶后孔的外侧,各有一条断续的骶外侧嵴(Lateral sacral crest),由各骶椎的横突(Transverse process)构成。

在每侧骶中间嵴的外侧各有4个孔,称为骶后孔(Posterior sacral foramina),骶神经的后支由此经过。

骶骨的后面有一扁平的骶管(Sacral canal),前后借骶前孔、骶后孔与外界相连,下部开口于骶管裂孔。

骶骨尖

骶骨的下端为骶骨尖(Apex ossis sacri),和尾骨相关。骶骨后面的骶骨尖部有一缺损,名骶尾间隙,骶管阻滞可由此间隙进入。骶尾间隙成“八”形,也称骶管裂孔或骶管裂隙(Sacral hiatus),系由于第5骶椎两侧椎弓未愈合、椎板和棘突未发育所致。

骶管裂孔两侧有向下突起的结构,称为骶角(Cornu sacrale)。临床上常用骶角作为骨性标志来确定骶管裂孔的位置。

骶骨两侧


骶骨侧面观

骶骨的两侧上部粗糙,为上3个骶椎横突相愈合所致,该部呈耳郭状,称为耳状面(Auricular surface)。耳状面的上缘位置相当于第1骶椎高度,耳状面下缘的位置多位于第3骶椎中部及下部,但可高至第2骶椎或低至第4骶椎上部。

骶骨耳状面

骶骨耳状面的形状大致可以分为“C”形及“L”形,其中男性骶骨多为“L”形,女性多为“C”形。


骶骨的关节和韧带

骶骨和尾骨、髂骨之间有韧带附着,其作用为增强骨盆的强度并对由下肢传递至骨盆和脊柱的力进行调节。其中:

在骶骨底附着的主要韧带,前有前纵韧带、髂腰韧带和前骶髂韧带,后有后纵韧带、黄韧带和后骶髂韧带;

骶骨耳状面和髂骨相应的关节面形成骶髂关节,骶骨的侧缘在骶髂关节以下窄薄部分为骶结节韧带和骶棘韧带附着处;

连结骶骨外侧缘的下端与第1尾椎横突之间的韧带,称骶尾侧韧带,骶尾侧韧带上与骶结节韧带愈合。

骶骨的韧带

附着于骶骨底的肌肉有腰大肌和髂肌,而在骶骨前表面附着的肌肉为梨状肌,后表面则有骶棘肌和多裂肌附着。


常见的畸形变异

腰骶部和骶尾部还经常存在畸形和变异,主要有腰椎骶化、骶椎腰化、骶管裂孔变异等。

腰椎骶化:为腰骶部常见的畸形变异,为腰椎一侧或两侧的横突过长,与骶骨形成假关节或融合,这种情况会导致骶骨出现5对骶后孔;

骶椎腰化:为第1骶椎外侧部游离,和骶椎椎弓板不联合或同时有椎间盘退行性变。常见的形式有:

骶管裂孔变异:主要体现在骶管裂孔的形状,裂缺高度,两侧骶角的对称性等方面。比如,有的在裂孔的尖端有向下伸延的骨片,将裂孔分为左、右两半;或有些小骨片凸向腹侧,裂孔被分隔;或骶管裂孔两侧缘向腹侧生出一些小骨片,互相相连成两个小孔;或骶角不显而几乎无裂孔。所有这些变异都会在骶管阻滞麻醉时造成障碍。

此外,尾骨在晚年可与骶骨相愈合形成一骨,这在女性更为多见,这种情况下会出现5对骶后孔。

腰椎骶化案例





骶椎腰化案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全部回复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Rache
认证执业医师
主题 27
回复 4
粉丝 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